本文目录一览:
- 1、《少年漂泊者》主要讲了什么?
- 2、少年飘泊者的解释
- 3、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是谁的代
- 4、少年飘泊者的介绍
- 5、形容说话繁琐细碎.求成语
《少年漂泊者》主要讲了什么?
《少年漂泊者》的作者是蒋光慈。1926年由亚东图书馆首次出版。小说以书信体的形式,讲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故事。这部小说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
《少年漂泊者》是蒋光慈的一部自叙传小说,讲述的是孤儿汪中在致诗人维嘉的长信中吐露了近十年的漂泊历程和内心的不满与追求,最后在战场上献身革命的理想。小说洋溢着浓烈的反抗精神与革命鼓动性。
《少年漂泊者》是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26年7月由北新书局首版。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主人公汪中在父母双亡后独自漂泊的悲惨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汪中在生活的苦难中如何逐渐成长,以及如何面对各种挫折和困境。
小说以酣畅率直的笔墨,塑造了一个现代革命青年汪中的形象,叙述了主人公汪中自1915~1924年10年间的漂泊历史和内心的不平愤恨心情。汪中是一个佃农的儿子,父母被地主索租逼死后,四处流浪,沦为乞丐,备受风欺雨虐,人讥狗咬。后到汉口当旅馆茶房、纱厂工人,在二七大罢工中,因参加工会被捕。
第一章,苦涩的童年,讲述了他的被遗弃、外婆家的温暖、古老宅院中的游戏时光以及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人物。第二章,少年漂泊者,记录了他面对分家不公的反抗,以及在困难中辗转求学的经历,包括赴建德读书和不幸的车祸。
此类小说不是从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出发,而是按照小资产阶级对革命生活的幻想,任意地编造情节,表现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情调,与后来所说的“革命浪漫主义”完全是两回事,它以蒋光赤的《少年漂泊者》为代表,风靡1928—31年的创作界。
少年飘泊者的解释
1、解释:普通;平常:~化。引证:蒋光慈 《少年漂泊者》:“ 刘老太爷 正在大厅与一般穿得很阔的人们吃酒谈笑,高兴得不亦乐乎。
2、【拼 音】qiú shǒu sàng miàn 【解 释】成语,头不梳如囚犯,脸不洗如居丧。【出 处】宋 苏洵 《辨奸论》:“囚首丧面而谈诗书,此岂情也哉?” 蒋光慈 《少年漂泊者》九:“那囚首丧面衣衫褴褛的乞儿--他们代表世界的悲哀,人间的不幸。”参见“ 囚首垢面 ”。
3、解释:形容虫叫声、鸡鸣声。引证:蒋光慈 《少年漂泊者》十三:“阶前的秋虫只是唧唧地叫。
4、形小,翅尖窄,凹尾短喙,足弱小,羽毛不算太多。羽衣单色,或有带金属光泽的蓝或绿色;大多数种类两性都很相似。燕子消耗大量时间在空中捕捉害虫,是最灵活的雀形类之一,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是众所周知的益鸟。
5、普通[ pǔ tōng ]平常的;一般的:~人。~劳动者。这种款式很~。造句: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很多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士兵。我只是普通人,不想做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想平平安安的过自己的小日子。普遍[ pǔ biàn ]存在的面很广泛;具有共同性的:~现象。
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是谁的代
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与短裤党是蒋光慈的代表作。蒋光慈(1901年—1931年),男,原名蒋如恒(儒恒),又名蒋光赤、蒋侠生,字号侠僧,安徽霍邱(今金寨县白塔畈镇白大村河北组白大小街)人。
茅盾的代表作是《少年漂泊者》和《短裤党》。《少年漂泊者》是茅盾创作的长篇小说,于1926年7月由北新书局首版。该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主人公汪中在父母双亡后独自漂泊的悲惨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
蒋光慈的文学创作以其鲜明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他先后发表了《新梦》、《哀中国》等诗集,《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短裤党》、《咆哮的土地》等小说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强烈反响,被誉为“革命文学的前茅”,受到了郭沫若的高度评价。
蒋光慈(1901-1931),现代著名作家。二十年代前期曾留学苏联,1924年回国后,积极倡导革命文学,致力于普罗小说的创作。他是中国无产阶级文学运动中活跃人物之一,是具有代表性的革命小说作家。其小说多以大革命为背景,反映工农群众和青年知识分子的革命斗争。
“蜿蜒”的江河发“悲音”,“郁秀”的山岳“寥落而惨淡”。哀叹建立在“俯瞰式”的扫描上。1924年夏,蒋光慈从莫斯科回国,无边的、浓重的黑暗使他原先在苏联留学时那种欢欣的、嘹亮的歌喉喑哑了。从此悲愤难抑,长歌当哭就成了他诗歌的主旋律。《哀中国》就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年初与阿英等组织“太阳”,编辑《太阳月刊》、《拓荒者》等杂志。积极倡导革命文学,并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具有鲜明的革命倾向性。著有诗集《新梦》、《哀中国》,小说《少年漂泊者》、《短裤党》、《鸭绿江上》等。1931年8月31日因病在上逝世。
少年飘泊者的介绍
蒋光慈(1901~1931),安徽霍邱(今安徽金寨县白塔畈镇白大村河北组白大小街)人。 民国10年(1921)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从事文学活动,曾任上海大学教授。
年,考入佳县螅镇高小。1928年,随长兄柳春园到米脂县东街小学读书1年,5月刘义维介绍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因大哥离开米脂,返回葭县(今佳县)媳镇小学读书1年半。1930年夏,考入省立绥德师范学校。
罗丹,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卓有成就的文学家。幼年时,罗丹在龙田小学读书,对章回小说如《薛仁贵东征》、《罗通扫北》、《封神榜》等产生了浓厚兴趣。
蒋光慈的文学创作以其鲜明的革命精神和深刻的社会洞察力著称。他先后发表了《新梦》、《哀中国》等诗集,《少年漂泊者》、《鸭绿江上》、《短裤党》、《咆哮的土地》等小说作品,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强烈反响,被誉为“革命文学的前茅”,受到了郭沫若的高度评价。
幼年在龙田小学读书,特别喜欢看《薛仁贵东征》、《罗通扫北》、《封神榜》等章回小说。毕业后,他一度在龙田镇晋隆布疋杂货店当学徒。后来,考上县立中学,时正是大革命前后。
第一章,苦涩的童年,讲述了他的被遗弃、外婆家的温暖、古老宅院中的游戏时光以及两位对他影响深远的人物。第二章,少年漂泊者,记录了他面对分家不公的反抗,以及在困难中辗转求学的经历,包括赴建德读书和不幸的车祸。
形容说话繁琐细碎.求成语
1、寸寸计较:形容对琐碎小事过分在意,小心翼翼地计算每一寸利益。 烦文琐事:指那些繁杂细碎的事务,让人感到烦恼。 烦言碎辞:形容说话罗嗦,反复纠缠于无关紧要的细节。 繁文末节:指过分繁琐的礼节或仪式,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肤末支离:形容言论或论述肤浅琐碎,缺乏深度和条理。
2、语近词冗 出处: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考史三》:“翟公巽谓范蔚宗书语近词冗,事多注见。
3、轻言细语、呢喃细语、闲言细语、窃切细语、低声细语。轻言细语 白话释义:形容说话轻而柔和。出自书籍:《同住的三家人》出处:“她的母亲轻言细语地劝了一会,好容易把她劝进房去,关起门来。”朝代:现代 作者:欧阳予倩 呢喃细语 白话释义:形容小声说话。
4、叽叽喳喳[jī jī zhā zhā]【释义】语音杂乱,形容吵杂细碎的说话声。【造句】教室里三五一群,或沉思默想,或叽叽喳喳。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 lóng]【释义】形容声音很大,耳朵都快震聋了。【造句】最后我们放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