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收藏资讯 > 正文

小额货币硬币化-银行小额货币兑换

  2018央财金融考研独家复习指导

   ——注意事项、独家资料

  本文目录

  一、央财金融考研信息解读

  二、央财金融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三、央财金融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四、央财金融考研内部资料——李健《金融学》讲义

  五、央财金融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

  正文部分

  一、央财金融考研信息解读

  招生专业

  招生人数(含推免)

  初试科目

  复试内容

  金融硕士

  1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

  ④431金融学综合

  a) 将提交给复试小组老师的材料交给复试秘书,由复试秘书分发给各位老师;

  b) 进行个人陈述及问答(约5分钟);

  c) 抽取专业试题,进行专业、学术相关问题问答(约10分钟);

  d)考生用外语表述及问答(约5分钟)。

  名师解析:

  1、从近几年的录取来看,央财金融是考研热门专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央财金融的就业形势好。从历年的录取分数线来看,浮动比较大。最后按总成绩(总成绩满分为600分,计算公式为:总成绩=初试总分×48%+复试总分×360%)排名录取。

  2、从近5年数据分析,初试中公共课拉不开多大差距,拉大差距的是专业课,尤其是431金融学综合。431金融学综合过125分,396经济类联考过125分,就有希望进入复试,当然公共课不能拖后腿,每门得在65分以上。我们的集训营学员专业课平均分数在235分以上,进入复试的几率就很高,避免信息的不对称,找对、调整、掌握好正确的复习方法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最关键的两点。

  二、央财金融考研专业课复习参考书

  《金融学》李健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公司财务》刘力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第二版)

  以上两本是官方指定的,另外姜波克的《国际金融》同学们也可以买来看看,里面也有考点。

  名师解析

  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

  (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金融学李健写的比较容易懂,但是想要答题还是有一定困难,所以建议在听我们集训营课程的时候做好笔记,注意老师讲的必须要的答题要点,再展开论述。

  第一遍,只是看课本,快速翻阅,熟悉整本书的框架和只是脉络,不管自己到底掌握了多少然后着重试着去记忆章末总结以及需要掌握的概念,根本就没有做课后思考题;

  第二遍,听课之后,认真详细地看。看完一章,做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非常重要。刚开始可能有些题目根本做不出来,没关系,记得标注出来,等你做上第二遍第三遍时就会全懂的;

  第三遍,还是看课本,做之前不会做的题目,然后配套货币银行学考研真题和典型题,然后总结出我认为的可能要考的重点及考点;

  第四遍,以目录检测法检测自己对整本书的记忆及把握程度,包括基本概念、公式、定理以及应用等。然后再以自己总结出的考点去试着再现相关的知识点。

  没有时间再去看第五遍了,开始背买来的金融学总结以及做经院以前复试笔试中出的金融学的真题,把握出题点及答题技巧。

  名师总结:央财金融所考知识点绝大部分都能从参考书中找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也能依据对知识的灵活运用间接找到,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是考研专业课复习时看书的基本要求。这充分说明了一个问题:考研就是个应付考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做学术的过程,不是看的学术名著越多越好,而是把指定的参考书看懂吃透,该理解的理解,该记住的记住!这样,专业课300分你就可以放心的拿到250分左右了!

  三、央财金融考研专业课复习规划指导

  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初——3月初):

  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

  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实在不理解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后面通过相关的辅导或者查阅解决。此外,这一阶段做笔记,切不可过分细致,以梳理框架和概念为主,太细会浪费很多时间,也记不住。建议考生制定每天和每周的规划,一般2-3章/天,这个速度比较合适。

  (三)重点掌握阶段(7月初——11月上旬):

  关键词:分清重点、地毯式全面记忆、不断循环巩固、检测督促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重点、掌握重点。要抓住重点,一是要分析真题;二是要专业化辅导;三是内部资料,如出题老师的论文、讲义、当前学术热点等。在此基础上坚持专业课复习的80/20法则,对核心概念、基础概念、重要知识点、要点、常见公式一定要地毯式全面记忆,并反复强化,达到永久记忆。提醒广大考生要自我检测或者让专业课老师及时检测,不断督促,有压力才能保障效果。

  (四)框架专题阶段(11月上旬——11月底):

  关键词:将知识系统化、体系化,建立知识结构树

  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知识点掌握的零散,不体系化,会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思路狭隘,影响答题发挥,尤其是做大题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参考书的章节架构或者通过总结专题将知识体系化,系统化。对参考书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总结了全国各学校专业课的专题和章节联系,能在这一阶段帮助广大考生建立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五)模拟考试阶段(12月上旬——12月中旬):

  关键词:全真检测、训练答题方法、试卷批阅、查漏补缺

  这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通过全真模拟掌握答题技巧和方法,查漏补缺。知识储备的好,不一定答题好,更不一定意味着考场得高分。要全真模考,在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和真题完全一致的情况下,做3-5次模拟试题,通过全真检测发现知识盲点,纠正答题方法,稳住考前心态,要经历一个盲目自信——弱点暴露——完善提高——再次暴露——再完善再提高的涅槃重生的过程,提高答题能力。建议一定要让权威的有经验的专业课辅导老师批改试卷,发现问题,及时查漏补缺。

  (六)考前冲刺阶段(12月中旬——考试):

  关键词:保持复习热度、调节最佳身心状态、查漏补缺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调整身心状态,以最佳的心态迎接考试。经过前面5个阶段的复习,效果已经基本定型,在最后的5-10天内,要保持每天8小时的复习,保持专业课和公共课复习热度。这一阶段的复习要跳出来,不要纠缠于知识点的细枝末节,要敢抓敢放,抓大放小,整体通览,查漏补缺。此外,调节最佳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要调整作息适应考试时间,比如考试是上午考英语,那么现在的复习也应该是上午复习英语;要注意饮食健康,充足睡眠;要积极的心理暗示,给自己输入考研正能量。考研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完美的知识储备,优秀的答题能力,强健的身心状态也很关键。赢在终点,笑到最后。

  四、央财金融考研内部资料——李健《金融学》讲义

(一)李健《金融学》讲义

  第一章生活中的金融:从经济主体的财务活动谈起

  本章主要内容

  引言:社会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及其关系

  第一节居民理财与金融

  第二节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第三节政府的财政收支与金融

  第四节开放条件下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第五节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金融 收入支出负债

  盈余赤字储蓄投资

  资产公债信用货币

  FDI FII 国际收支 财务报表

  财政收支国际结算财政政策国际储备

  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总量金融结构

  货币政策金融工具金融体系金融调控

  金融监管资金流量表主权财富基金

  引言:社会经济主体的金融交易及其关系

  通过资金流量表观察各经济部门的金融活动及其彼此间的关系

  ◎各经济部门都在进行着多样化的金融交易活动,由此形成了多元化的金融供给与需求

  ◎不同经济部门之间存在资金余缺,由此产生的信用关系成为最基本的金融内涵

  ◎开放经济下产生的跨国经济与金融活动,形成对外资金流出入及其差额。

  ◎通过金融活动,内外所有经济部门的资金余缺实现平衡。

  第一节居民理财与金融

  一、货币收入与支出

  ◆货币收入与支出:是指以通过货币形式实现的收入与支出。

  ◇货币收入增加,导致货币需求、银行存款与服务需求、证券市场上的投资需求、保险服务需求、外汇交易需求、信托与理财需求等金融需求随之增长。

  ◇随着居民货币收入不断增长,金融产品与服务也不断创新发展。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绝大多数居民消费性的货币支出活动都是通过金融体系来完成的。

  ◇居民的多样化支出需求促进了多样化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发展。

  ◇从跨部门角度来看,居民部门的支出会形成其它部门的收入。居民的消费支出形成了非金融企业的收入,居民的纳税支出形成了政府部门的税收收入;其他部门对居民劳动报酬的货币支付形成了居民的收入。居民与其它部门之间的货币收支是通过金融体系实现的。

  ◆盈余与赤字:居民的货币收入大于支出产生盈余,反之则产生赤字 。

  ◇居民的盈余与赤字管理选择,对一国或地区的金融结构产生重要的决定作用。

  ◇居民的盈余与赤字管理还催生了包括投资组合管理与利率管理等在内的金融技术性管理活动。

  二、居民盈余的使用

  ◇货币储蓄:现金、储蓄存款

  —形成金融部门的资金来源

  —不同的储蓄存款需求推动了银行负债业务的创新

  ◇金融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小额货币硬币化-银行小额货币兑换

  —形成多元化的金融资产投资及其组合

  ◇实物投资。

  三、居民赤字的弥补

  ◇从整体上看,居民是最大的金融盈余部门,但居民部门内部也存在结构性赤字,需要通过消费信用或民间借贷来弥补赤字。

  ◇消费信用和民间借贷既是居民赤字的弥补方式,又是居民跨期金融管理的产物。

  第二节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

  一、企业经营与财务

  ◆企业经营与资金运动

  企业生产经营与企业资金运动紧密相关

  ◇资金筹集:企业的资金筹集可以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

  ◇资金运用:在资金运用阶段,企业的货币资金变成了物质财产。

  ◇资金回收:企业出售产品,回收货币资金

  ◆企业财务与管理

  ◇企业资金运动体现为:企业财务管理活动。

  ◇企业财务管理包括:

  △负债管理

  △资产管理

  △盈余分配管理

  ◇企业财务活动与金融体系密切相关

  二、企业负债管理与金融体系

  ◆企业的负债:由企业承担的,以货币计量的在将来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的债务。

  ◇企业的负债管理主要体现在其融资决策与管理上。

  ◇企业通过负债活动实现外源融资,满足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

  ◇企业的负债活动形成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活跃的金融市场促进了金融体系的发展。

  ◇企业的负债为居民、金融机构、国外等部门带来投资机会,使他们通过金融投资分享企业经营成果,也实现了不同部门之间金融余缺的调剂。

  三、企业资产管理与金融体系

  企业资产:能以货币计量的由企业控制并能带来收益的经济资源。

  ◇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是流动资产和长期投资。

  ◇企业的资产活动与金融部门的活动紧密相关:企业的货币资金是银行存款的主要来源;企业资产的调整对金融价格变动非常敏感。

  ◇企业的资产活动对宏观金融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企业盈余分配

  企业盈余=各项收入-各项支出

  ◇企业盈余分配:提取各种公积金;形成未分配利润

  —将未分配利润留存使用,是企业内部融资的主要方式

  ◇企业盈余总体水平高低,以及盈余分配的结构,将影响一国或地区股票市场的整体走势

  第三节政府的财政收支与金融

  一、财政收支与政策安排

  财政收支:政府的收入与支出

  ◇以货币形式体现的财政收支的总量与结构对货币供求及其均衡影响重大

  ◇财政收支对中央银行影响极大,财政收入形成的存款是中央银行重要的负债项目,财政支出直接减少中央银行负债;财政透支或借款成为中央银行的资产

  ◇财政收支影响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一、财政收支与政策安排

  盈余与赤字: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收入大于支出,形成盈余,反之则产生赤字。

  ◇政府弥补财政赤字主要有三种方式:税收、向中央银行透支、发行债券。后两种统称为政府信用。

  ◇政府运用盈余:

  △偿还政府债券,减少政府借款存量

  △保留盈余,增加中央银行帐户上的政府存款

  △进行政府投资

  二、公债融资

  公债:是指由政府作为举债人发行的债券。

  ◇公债在债券市场上发挥基准性作用。国债利率通常作为无风险的基准利率。

  ◇公债是金融机构调节资金流动性最主要的工具,可作为商业银行的二级储备。

  ◇公债是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的主要操作工具,中央银行通过买卖国债吞吐基础货币进行货币政策的操作。

  三、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活动通过银行转帐支付来实现,对货币需求和货币流通具有重要影响。

  ◇政府投资若造成财政赤字,会增加政府债券发行。

  ◇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将拉动民间资本进行投资,引起整个社会金融资源的流向和流量发生变化。

  ◇政府的对外投资对国际金融具有重要影响。在开放经济下,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主权财富基金利用外汇储备进行国际投资。

  三、政府投资

  ◆主权财富基金:一国政府利用外汇储备资产创立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投资以提升本国经济和居民福利 的机构投资者。

  ◇我国于2007年设立的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主权基金的交易量大,投资敏感性强,不仅对国际金融市场投资品的价格和汇率影响很大,而且会引起国际资本流动的变化。

  第四节开放条件下各部门的金融活动

  一、国际支付与结算

  ◆国际支付:居民、非金融企业、政府、金融等四大部门跨国的经济活动或财富转移活动,引起的国际间货币支付。

  ◆国际结算:国际间清偿债权和债务的货币收付行为。

  ◆国际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可用于支付与结算的货币。国际货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被各国普遍接受;二是必须可自由兑换。

  二、国际信用

  ◆贸易融资:金融机构对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与进出口贸易结算相关的短期融资或信用便利。

  ◆国际信用:国际间的借贷关系,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借贷

  ◆国际信用活动:

  ◇贸易融资

  ◇非贸易融资

  三、国际投资与资本流动

  ◆国际直接投资(FDI):投资者以控制企业部分产权、直接参与经营管理为特征,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资本输出。

  ◆国际间接投资(FII):购买国外的证券,以实现资本增值或取得利息或股息等的一种投资活动。

  ◆汇率的涨跌,股市、债市与楼市的波动等都将影响到国际投资和国际资本流动。反之,国际资本流动又会影响国际收支、汇率、利率、国内证券市场和房地产业等实体经济市场。

  ◆QFII和QDII

  第五节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构成

  一、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要素

  ◆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是商品生产与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为商品计价、作为交换手段和支付手段等发挥交换媒介职能,通过作为财富贮藏和保值增值的手段发挥资产职能。

  ◇一国对主权货币的各种规制形成了国家货币制度;各国对国际货币的各种协议形成了国际货币制度。

  ◆汇率: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信用与信用体系:

  ◇信用是指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各类信用机构共同构成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

  ◆利率: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是衡量收益与风险的尺度。

  ◆金融工具:资金借贷或金融交易等金融活动的载体

  ◆金融基本要素间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关系

  二、现代金融体系的运作载体

  ◆金融市场:金融活动的场所

  ◇金融市场主要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市场等。

  ◇金融市场除了具备满足投融资需求和配量资源的基本功能以外,还内生出信息集中与管理、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

  ◆金融机构:各部门的金融活动基本上都是通过金融机构来实现的。

  ◇为了适应各经济主体对金融需求的多样化,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演进发展,共同构建一个有机体系。这些金融机构包括各类银行机构、信用合作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等。

  三、金融总量与均衡

  ◆金融总量:一国(地区)各经济主体对内、对外的金融活动总和。

  ◆因为所有经济总量和信用总量都以货币来计值,因此,货币供给与需求及其关系,成为研究宏观金融动态均衡的核心。

  四、金融调控与监管

  ◆政府通过中央银行来实现金融调控,进而调控整个国民经济。

  ◆金融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手段是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政府指定中央银行或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对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活动进行监管,促使其稳定运营,以减少金融风险。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变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第三节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第四节货币制度

  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

  货币基本理论是阐明、理解现代货币信用经济宏观均衡的基点

  ◎货币的起源与演进是理解货币本质、货币与经济关系的逻辑起点——两极之间的均衡或失衡

  ◎货币的职能是说明投融资活动和货币需求的根源

  ◎货币的定义与货币制度是研究货币供给的本源

  ◎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角色以及国际货币体系是把握汇率、对外收支、内外均衡的关键

  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货币币材纸币铸币

  辅币主币银行券准货币

  M0 M1 M2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信用货币

  存款货币电子货币货币层次交换媒介

  价值储藏价值尺度狭义货币广义货币

  货币存量货币增量货币制度货币单位

  自由铸造限制铸造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金本位制货币供应量格雷欣法则牙买加体系

  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国家货币制度

  国际货币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区域性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货币形式的演进

  一、货币的出现及货币起源学说

  ◆货币的出现

  ◆对货币起源的探讨

  二、货币形式的演进

  ◆币材的特征

  价值较高、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

  ◆演变顺序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

  ◇货币职能理论的演进

  △早期的单一职能论 →货币面纱观——中性论

  △近代的双重职能论 →实质作用说——非中性论

  △现代的多样化表述:核心仍然是双重职能论

  ◇双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交易手段

  ——是贮藏手段的前提

  ——产生货币需求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交换媒介职能

  交换媒介职能就是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单位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媒介商品流通。

  △特点:①现实的货币

  货币需求: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取决于3个要素

  价格(P) 、待出售的商品数量(Q) 、

  货币流通速度(V).

  在金属货币制度下:M=PQ/V;

  在信用货币制度下:PQ≡MV

  ②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在交换中转瞬即逝。

  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作用:克服了物物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扩大;

  将交换过程分离为买卖两个环节,出现买卖脱节、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计价标准: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从而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标价。

  △特点:只是观念或想象中的货币,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作用:降低价值衡量、比较成本

  ◇支付手段: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特点:没有商品(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是在信用交

  易中补足交换过程的独立环节。

  △作用:积极的:支付抵消,节约流通费用;

  通过非现金结算,加速资金周转;

  促进资金集中与有效利用。

  消极的:使买卖环节进一步脱节,加大供求失衡的可能性;

  形成经济主体的债务链条,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能性。

  ◆资产职能

  ◇资产职能是指货币可以作为人们总资产的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实现资产保值增殖的一种手段。

  ◇在所有资产形式中,货币的流动性最高,持有者可以随时随地直接用货币购买所需的商品,或转换成其他资产形式。

  ◇货币能够发挥资产职能,由此形成了人们对发挥资产职能货币的需求。

  第三节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与计量

  一、当代信用货币的层次划分

  ◇划分信用货币层次的必要性

  ◇信用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流动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主要国家的货币层次划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通货(M0):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钞,包括居民、企业或单位持有的现钞,但不包括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流动性最强。

  △货币(M1):由通货加上私人部门的活期存款构成。流动性仅次于通货

  △准货币(QM):主要包括银行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等。准货币虽不能直接用来购买,但能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故又称之为“亚货币”或“近似货币”。

  ◇美国、英国、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

  △ M0:流通中现金

  △ M1:即货币,M0+活期存款

  △ M2: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其它存款)

  ◇各国货币层次划分的特点

  二、货币的计量

  狭义货币量M1:货币层次中的现金加银行活期存款。

  ◇反映了整个社会对商品和劳务服务的直接购买能力

  ◇有中央银行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监测和调控的主要指标。

  广义货币量M2: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

  ◇反映的是整个社会直接和潜在的购买能力。

  ◇近年来,许多经济和金融发达国家,都出现了把货币供应量调控的重点从M1向M2转移的趋势。

  ◇货币存量:在某一时点上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货币余额。

  ◇货币流量:是指在某一时期内各经济主体所持有的现金、存款货币的总量,它表现为一定时期内(如一年)的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存款货币的乘积。

  货币总量:货币数量的总额。货币总量可以是某一时点上

  的存量,也可以是某一时期内的流量。

  货币增量:不同时点上的货币存量的差额,其大小通常用增长率指标表示。通过对货币增量的统计分析,可以为中央银行掌握货币流动状况提供另一个角度。

  第四节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是针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内容以国家法律形式或国际协议形式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简称币制。

  按货币制度的形成方式和适用范围可分为三类:国家货币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和区域性货币制度

  一、国家货币制度的内容及其演变

  国家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规定货币材料

  ◇规定货币单位

  ◇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

小额货币硬币化-银行小额货币兑换

  △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辅币:是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它是本位币的等分。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买东西、还账、缴税等),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

  △自由铸造与限制铸造 △分散发行与垄断发行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

  △一是现金准备,包括黄金、外汇等具有极强流动性的资产。

  △二是证券准备,包括短期商业票据、财政短期国库券、政府公债券等在金融市场上流通的证券。

  二、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国际货币制度: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规则以及国际间进行各种交易支付所依据的一套安排和惯例。

  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

  ◇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即使用何种货币作为国际间的支付货币;哪些资产可用作国际储备资产

  ◇安排汇率制度,即采用何种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

  ◇选择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即出现国际收支不平衡时,各国政府应采取什么方法进行弥补,各国之间的政策措施如何协调等。

  国际金本位制:是指黄金充当国际货币,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比例即金平价(Gold Parity)决定,黄金可以在各国间自由输出输入,在“黄金输送点”的作用下,汇率相对平稳,国际收支具有自动调节的机制。

  二、国际货币制度及其演变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背景;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双挂钩”的安排;实行固定汇率制;IMF为会员国解决国际收支困难事先作出安排.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货币措施.

  ◇布雷顿森林体系曾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该体系的安排中隐含着诸多的缺陷导致了其最终走向崩溃.

  牙买加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国际储备多元化;

  汇率安排多样化;

  多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为国际经济活动提供了多种清偿货币;

  为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灵活性和自主性;

  为各国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灵活性。

  ◇牙买加体系的缺陷:

  国际上缺乏统一而稳定的货币标准;

  加大了汇率风险;

  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存在着局限性.

  三、区域性货币制度

  区域性货币制度:由某个区域内的有关国家(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中央银行来发行与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的制度。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主要有西非货币联盟制度、中非货币联盟制度、东加勒比货币联盟制度、欧洲货币制度等.

  ◇按照“最适度货币区理论”,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存在有其合理性.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中,采用区域性货币制度对于协调与稳定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汇率机制的作用具有积极意义.

  ◇现存的区域性货币制度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有待于克服.区域性货币制度的前景尚难定论.

  铸币

  ◇由国家准许铸造的合乎规定重量和成色并具有一定形状的金属货币.

  ◇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纸制货币:流通中用纸制作的货币符号.

  ◇纸制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纸制货币的历史发展.

  ◇纸币流通规律: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须的货币金属量.

  银行券: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

  ◇银行券的作用.

  ◇银行券最早出现于12世纪,经历了由完全兑现 → 不完全兑现 →完全不兑现的发展历程.

  ◇银行券的发行经历了一个由分散发行到由中央银行集中统一发行的过程.

  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主要以银行券,汇票,支票、存款货币等形式存在.

  ◇以信用活动为基础,直接产生于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中.

  ◇信用货币的特点:货币本体几乎没有价值;是作为代表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是凭发行人的信用流通.

  ◇信用货币的意义:便利了商品交换;节约了流通费用;克服了币材供应与交换发展的矛盾,并成为利用银行创造购买力以推动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使货币与信用融为一体,促进了金融范畴的形成与发展.

  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

  ◇主要包括可以直接进行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

  ◇存款货币取代现金进行支付,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特别是在大额异地交易中,优势明显。因此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转账结算是一种重要的支付方式,绝大部分的交易都通过存款货币的转移实现支付。

  电子货币: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以传输电子信息的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

  ◇电子货币的使用要借助于一定的介质,通常是利用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来发挥货币的功能。卡基支付工具包括借记卡、贷记卡和储值卡。

  ◇电子货币的使用对货币发行与流通产生的影响

  ◇美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2009年6月的划分口径是:

  △ M1=银行体系外的通货+旅行支票+活期存款+其它支票性存款

  △ M2=M1+小面额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货币市场互助基金份额+隔日回购协议+隔夜欧洲美元

  △ M3=M2+大额定期存款+长于隔夜期限的回购协议+定期欧洲美元

  △ L=M3+短期国库券+商业票据+储蓄债券+银行承兑票据等

  ◇英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 M0=英格兰银行发出的钞票和硬币+诸银行在英格兰银行的储备存款

  △ M2=M1+银行的无息即期存款+私人部门在银行和建房协会的小额英镑存款

  △ M4=M2+有息英镑即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公用部门定期存款+私人部门持有的建房协会股份和存款

  △ M4C=M4+居民持有的各种外币存款

  △ M5=M4+私人部门持有的国库券、金融债券、地方当局存款、纳税存单等

  ◇日本的货币层次划分

  △ M1=现金+活期存款(包括企业活期存款、活期储蓄存款、通知即付存款、特别存款和通知纳税存款)

  △ M2=M1+非活期性存款+可转让性存款(CD)

  △ M3=M2+邮局、农协、鱼协、信用组织和劳动金库的存款+货币信托和贷放信托存款

  △ L=M3+回购协议债券、金融债券、国家债券、投资信托和外国债券

  第三章汇率与汇率制度

  本章基本内容

  第一节外汇和汇率

  第二节汇率的决定理论

  第三节汇率的影响与汇率风险

  第四节汇率制度的安排与演进

  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外汇汇率基准汇率套算汇率买入汇率

  卖出汇率中间汇率电汇汇率信汇汇率

  票汇汇率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名义汇率

  实际汇率官定汇率市场汇率汇率升水

  汇率贴水一价法则购买力平价利率平价

  货币模型资产组合模型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

  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管理浮动制钉住汇率制人民币汇率制度

  本章与各章的主要联结点

  六、央财金融考研独家真题答题方法示范

  要知道如何答题,首先了解一下判卷的情况。

  首先,判卷采用的是踩点给分,就是说,如果这个题目中,该有的要点都有一定的分值,答上了就给分。

  其次,判卷的时间是很紧的,大概是在两天左右的时间内判完所有的试卷。这些情况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但就是这些决定了答题的策略。

  总体上来说,答题的要求是:

  第一,卷面一定要整洁,否则肯定要吃亏;

  第二,要点要清楚,层次要清晰。最好是用(一)①②③(二)①②③等标清楚,判卷老师不可能有很多时间来给你找要点,没找到你就会吃亏;

  第三,如果需要有图表说明,一定要用尺子画图,这样可以保证你有不错的分数;

  第四,细节要注意,一页写不完的最好是标清楚--见下页,因为试卷一般是分开看的,一个老师看几个题目。如果你的答案有一半在在下页而没标明的话,就有可能要倒霉;

  第五,要多写,但不要说废话,老师判卷是很枯燥的事,言之无物的话易引起其反感。

  一、简答题

  简答题是比较好拿分的题,专业课要拿一个理想的分数,简答题是基础。一个简答题,例如现在是七分,如果你写出五六个要点的话,基本上讲问题不大,六分左右是有保证了。但有很多同学简答题做得很不好,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如何答简答题?下面举例说明之。

  1、 解释效用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概念。首先要说明效用是商品或服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一种满足,这是一个基本的说明了。如果不做进一步的阐述,就在这里翻来覆去地说,这个题目就给你一分到头了。其次,要说在经济学中,衡量效用有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第三,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稍微说一下;第四,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论点和遇到的问题可以说一下;第五,可以说一下效用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理论的基础,由此出发可以得到需求曲线。这样,效用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就基本上清楚了,基本上就可以得到一个接近于满分的分数。

  2、 解释产权

  这也是一个很基础的概念。

  首先,产权是由社会强制实行的对经济资源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从形式上看,产权包括特权、股权、债权和知识产权。从内容上看,产权包括消费这些资源、转让资源的权利和从资源中取得收入的权利。产权是可以分割的。

  其次,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产权的具体内容还与文化传统、习俗有关。所以,产权不是绝对的,绝对的权利是不存在了。

  第三,产权与交易费用的关系。科斯定理说明,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形下,交权与资源配置无关。反过来,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现实)的情况下,交权是否清晰就是影响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了。对一种资源,如果其他人越是能够影响某人拥有的该资产的收入流而不需要承担他们行为的全部成本,该资产的价值也就越低。资产将产生的净收入取决于权利的界定,也就是说,取决于权利受到怎样的保障。对资产平均收入影响更大的一方,得到剩余的份额也应该更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资产净收入的最大化。

  第四,产权与交易是不可分的,产权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交易。产权转让的权利不通过交易就不能实现,要从拥有产权的资产取得收入也依赖于交易。交易使产权发生交换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使产权具有真正的经济内容。

  第五,产权是一个演进的过程。由于产权是其所有者对其进行保护、他人对其夺取和政府保护程度的函数。而保护和夺取都是有成本的,即交易费用总是大于0。人们会发觉,得其拥有的资产的全部潜力是不值得的。所以,产权的界定总是不完整的。没有界定的权利把一部分有价值的资源留在了公共领域内。公共领域内全部资源的价值也称作租。随着信息的获得,资产的各种潜在有用性被技能各异的人发现,并且通过交换他们关于这些有用性的权利而实现其有用性的最大价值。每一次交易都改变着产权的界定。如果对每一个寻租者而言,寻租的边际成本等于该寻租者在其已经享有的权利下能够得到的租的边际增量,产权演进就达到了理论上的均衡状态。

  第六,产权与稀缺、竞争。如果承认稀缺,就必须承认竞争,即以某种方法对资源进行分配。而竞争就必须有约束,最根本的约束规则就是产权。而竞争的结果就是对失败者的某种歧视。所以,稀缺、竞争、产权、歧视是一个问题的不同方面,而产权是最根本的行为约束规则。这样,对于产权这个概念基本上说清楚了。

  当然,在这里为了说清楚,篇幅有些大,大家在考试时由于时间限制,简答题不用答这么多。

  为什么说简答题一定要多答要点?因为简答题是典型的踩点给分,你不知道他标准是几个要点,只有多写,把相关的都写出来,才能保证不出问题。考试的时间不是让你思考的,是让你不停的写的。一个题目拿到手,最多一两分钟思考一下答题策略,然后就要把相关的要点按重要程度尽量多写。

  二、简述与论述题

  这两种题的答题方法差异不大,只是前者可略为简单一点,所以就一起说了。

  论述题的答案一般可分为这样几部分:

  第一,理论背景。只有把理论背景说清楚了,答题才能有深度,才能得高分。如果试题可以通过理论模型来说明的话,更要先交待模型。这样答题逻辑清楚,说服力强。当然也有些题目背后没有现成的模型;第二,分析问题。利用已简略说明的理论模型,说明试题要求分析说明的问题。

  第三,现实背景。很多试题都有较强的现实背景,有的明显,有的隐含,如果能够联系现实做一些简述,对提高分数是有帮助的。

  第四,要注意的是,要你分析原因的题目要答一下对策,要提解决办法的题目要分析原因。这是隐含的,不答肯定要扣分。下面举例说明

  1、简答题:“分析GDP增长率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之间的关系”首先,这个题目至少有两个理论背景:第一个是长期来看,惟有潜在增长率是可持续的,这是无论哪个宏观经济学派都承认的;第二个是索罗增长模型。另外还要注意经济增长与社会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不同,政府这段时间一直在提科学的发展观,这些都有关系。第二,现实背景是,去年开始经济是否过热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围绕这个现实可以说很多,也可阐明一下自己的观点。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要注意既不要畏手畏脚,只是套话连篇;又不要过于激进,提一些无现实性的偏激观点。有理有据,中庸一点就可以了,毕竟这是考试,风险大了不值得。

  2、简答题“为什么说提高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一,要清楚消费是总需求的一部分,这是在分析总需求,大的理论框架是IS-LM和AS-AD模型。具体的说,消费的比重直接影响各种乘数等等,这些理论可先阐述一下;

  第二,当时的现实是,连续多年的扩张财政政策成效不是很显著,国债增长很快,财政政策压力很大。如何提高消费是当时政府和理论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围绕这个中心,可以做很多文章。

  对于考生来说,没有比历年试题更权威、更有效的复习资料,认真读历年试题,真正读懂它,从中找到规律,是最有效的复习方法。当然,如果你理论真的融会贯通的,不看也可以,那就要看你的水平了。总之,要得到比较理想的分数,第一要对理论框架要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对要考的概念或原理在理论框架中的作用位置要有整体的概念和把握,第二对现实有关注,要知道经济中正在发生什么事,大家在讨论什么问题,有哪些论点和解决方案。做到了这些,一个基本的分数就有保证了,再能考好基础课,问题就不大了。

  此资料由易研教育名师团队独家整理

  更多资料请咨询易研老师qq:孔老师2419057090,卢老师1245343881

相关文章:

  • 小额货币硬币化(小额货币硬币化试点城市)2024-11-01 05:30:06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