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清铜币”成为收藏界追捧的宠儿,动辄上百万的天价。例如宣统年造大清铜币二分以315万元拍出,宣统三年大清铜币二十文以289.6万元拍出,己酉大清铜币中心汴字当制以271.3万元拍出,丙午(1906年)户部大以250.4万元拍出。
“大清铜币”究竟是何方神圣呢?为何可以拍出上百万的天价?
铜币,又称铜板、铜元,主要流行于清末民初,它与方孔铜钱最明显区别就是铜币中间无孔。
清代机制铜圆的铸造始于1900年止于1911年,即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到宣统三年。铸造流通时间尽管只有十余年,但其鼎盛时期全国共有十七省二十局开机铸造铜圆。铜币品种繁多,大致归类为光绪元宝、大清铜币,和民国铜币等。清代当十铜圆在铸造之初,清政府并没有对铜圆的纹饰图案作严格的规定。因此,尽管各省局所铸铜圆的币背都采用龙型图案,但龙型各异,种类繁多,如果以细微区别划分,版式则在千种以上。
“大清铜币”藏品背面神龙纹路清晰,如刀刻所成,铸造工艺神乎其技,且龙身纹路精美,并有云海衬托,看上去仿佛是一幅神龙翱翔天际油画,极其瑰丽,美得动人心魄!
中华上下数千年,龙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绪、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子孙”、“龙的传人”这些称谓,常令我们激动、自豪。因此,当代铜圆收藏爱好者以收集到十大名誉钱币之“大清铜币”为最大乐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