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国古代书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绝大多数是赝品和没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好东西基本都进了博物馆了,市场上拍的高价值的古代书画作品基本都是假的,有的都是老仿的。近现代书画市场陷井更多了,比如齐白石,从90年代初拍卖以来,到现在共拍了24000件,96%左右是假的。
一,齐白石作品共拍出24000幅,96%是假画
中国绘画史上有两次书画发展的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就是宋朝,宋朝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画家,格调高、笔墨精到的画家,第二个高潮是近现代,就是清末民国以来以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李可染、傅抱石等一系列优秀的画家为代表,由几十位优秀的画家组成的,在他们中有很多的绘画已超越了宋朝,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二次发展高峰期。因为有第二次高峰期,所以近现代书画也是中国拍卖市场上最热的拍卖门类。
拍卖市场上的古代书画作品基本都是假的
中国古代书画在中国拍卖市场上,我可以跟大家负责任地讲,绝大多数是赝品和没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好东西基本都进了博物馆了,进了博物馆的东西,也有一部分是定错了真伪,定错了年代的,市场上拍的高价值的古代书画作品基本都是假的,有的都是老仿的。
谁要说会鉴定老画,他必须用仪器把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有“标准器”意义的古画研究一遍,因为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在好多被视为“标准器”的古代书画是开门假,纸也不对,墨也不对,笔法也不对,你看的这些北京故宫所谓的“标准器”和故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标准器比较一下就不一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及国内其他一些博物馆有很多古代书画藏品真伪定的都不对,将假的定真的,还有将时代定错的,这种现象很多。
咱们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个特点,有些古画在作者或是时间上有争议的或是值得商榷的应该定为“传作”或“款作”,而故宫博物院展览文字介绍中很多都以原作对待。
故宫博物院是收藏展览的机构但并不是培养鉴定家的单位,在这儿如果能够认真学习,可以成为鉴定家,但是也可能你所参照的标准全是以假的画作为标准,你出来鉴定的时候你就容易犯错误。这是个当今拍卖市场上的有些专家误导市场的原因。当然更多的是一些鉴定专家迫于经济利益干出些口是心非的事来。
拍卖场上96%齐白石是假画
近现代书画市场陷井更多了,比如齐白石,从90年代初拍卖以来,到现在共拍了24000件,96%左右是假的,因为齐白石一生只创作1万多件作品,所有宣传齐白石作品说他创作两三万件的都是骗子。
1955年给齐白石拍的纪录片叫《画家齐白石》,其中就讲他辛勤的在艺术园地里耕耘了60多年,当时蔡若虹问齐白石一生创作多少作品,齐白石说他一生创作8000件。家属算了一下,说他一生创作了14600件,所以在电影里面旁白采用的是一万多件的说法。
50年代国家给齐白石出画集,齐白石为这本画集写了序,其中齐白石写到,他自幼当放牛娃和作木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吃饱饭,齐白石说自己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而酷好文艺,文艺面很广,为之80余年。所以说齐白石是靠自学为主尽量脱离干苦力的匠人,而苦学诗文书画、篆刻,要成为有文化的艺术家。那他当然不是匠人了。
齐白石从事艺术创作八十多年到底创作了多少作品,有什么成就?序中齐白石白纸黑字写到:作画凡数千幅,作诗数千首。到1957年画完最后一幅牡丹画,后来就住院了,不能画了,9月16号过世了,齐白石已有的影像资料及当时的文字资料表明齐白石共创作约10000多件画作。
现在光在市场上交易的、有拍卖记录的就有24000多件。还有很大一部分在各大博物馆收藏还有一部分在大收藏家手上收藏所以除去这一部分,在市场上流通的真迹是很少的。但北京画院收藏的一部分我觉得也不真,因为博物馆里的藏品除了齐白石家里捐献的作品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在社会上征集或是购藏的,那就比较复杂了,真伪杂糅。
我研究齐白石这么多年总结齐白石的画有个很大的特点,凡是真画,墨迹一定是发紫的,他一生用的都是老墨,凡是印章的印泥都是含蓖麻油。这是齐白石的情况。
拍卖市场上90%李可染是假的
再看看李可染的情况,一生创作传世一千多件作品。我到李可染他们家去,李可染先生将我视为知音的朋友,他过世之后,我跟他夫人算了一下他一共画了的多少张画,结论是一千多张。现在市场拍了八千张,远远超过他创作传世量,假的也占90%以上。
傅抱石创作数量是盖棺定论的,所有傅抱石研讨会,都研究证实,傅抱石创作了不到两千幅,现在市场上也拍了八千多幅,傅抱石一千多幅收藏在博物馆,因为抄他们家了,大部分在南京博物院。
齐白石 《蕉屋》 180.5 × 48 cm
溥心畬,不光绘画好,他的楷书,是古往今来能见得到墨迹的书法家中楷书最好。流传传下来的行书,一个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米芾的蜀素帖,一个故宫博物院的赵孟頫行书作品,这两个行书是中国古往今来至今没人打破的纪录。
溥心畬的工笔花卉也是格调最高的,笔墨也是最好的,山水也是。他夫人台湾李墨云女士收藏600件溥心畬作品,我从他夫人手中买了500件,他的山水、人物、动物无所不能。
文:刘文杰(著名收藏家)
二,没有徐悲鸿,就没有齐白石
可以说没有徐悲鸿,就没有齐白石,齐白石曾在一封写给比自己小32岁的徐悲鸿的信里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君也!”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齐白石的成名,曾得益于徐悲鸿的慧识与提携。
齐白石出身贫寒,作过农活,当过木匠,后以民间画工为生。57岁时,齐白石到达北京,住在法源寺,以卖画度日。他曾这样叙述自己当时的卖画生涯:“我的润格,一个扇面,定价银币两元,比当时一般画家的价码便宜一半,尚且很少有人问津。生涯落寞得很。”可见齐白石当时生活何等惨淡!在一个无人理睬的场合,梅兰芳跟他寒暄了几句,使他挽回了面子。为此他心存感激,回去用心画了一张《雪中送炭图》送给梅兰芳,并题句云:“而今沦落长安市,幸有梅郎识姓名。”可是梅兰芳并不能改变齐白石在画坛的地位。
齐白石 《松窗闲话》 180.5 × 48 cm
认识了陈师曾后,齐白石的艺术生涯得以转变。陈师曾虽然比齐白石小13岁,但其时已名满天下,是吴昌硕之后革新文人画的重要代表。他鼓励齐白石尽快自成一体,走艺术的创新之路。
于是齐白石开始了“衰年变法”。用他自己的话说:“扫除凡格实难能,十载关门始变更。”从1920年到1929年,他“十载关门”大胆突破,艰难探索,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然而,他在北京依然是知音寥寥。正像他自己说的:“懂得我的画的,除陈师曾外,绝无仅有。”
陈师曾于1923年便英年早逝了。失去唯一知己的齐白石遭到了同行们的口诛笔伐。北京画坛保守派们骂齐白石的画是“野狐之禅”、“俗气熏人”,“不能登大雅之堂”等,极尽攻击之能事。
齐白石 《白石老屋图》 141.7 × 49.3 cm
绝望中亦孕育着希望。在齐白石“十载关门”的最后一年——1929年,到北京不久的徐悲鸿慧眼识珠,一眼就发现了“衰年变法”之后的齐白石。
此时的齐白石年已66岁。在徐悲鸿看来,齐白石绝对是大师级的画家。在反对派的鼓噪声中,徐悲鸿大声疾呼: 齐白石“妙造自然”;齐白石的画“致广大,尽精微”……徐悲鸿不仅在展览会上贴条预定齐白石的画以提升其地位,而且为齐白石出版画集,并亲自写序。徐悲鸿还请齐白石到自己任院长的北京艺术学院做教授,并亲自驾马车接齐白石到校上课。徐悲鸿对学生说:“齐白石可以和历史上任何丹青妙手媲美,他不仅可以做你们的老师,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齐白石 《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
为什么徐悲鸿如此看重齐白石?因为在他的眼里,齐白石的每一笔都不可或缺,他的画纯粹而凝炼,每一根线条可以千变万化。徐悲鸿曾著文《中国今日之名画家》推介曰:“齐白石之长处,在有色彩,一往直前,无所顾忌,惟多红而少绿,或其性格所尚,写昆虫突过古人,其虾、蟹、雏鸡、芭蕉,以墨写者,俱体物精微,纯然独创。”
齐白石幸甚,衰年得遇伯乐徐悲鸿,后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画坛大师。
(文/刘继兴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