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矿”“新泥”“老泥”“老块”释意
有的制壶者说自己的制品是采用了 “原矿老泥”。准确地说,紫砂矿是没有“原来”和“后来”区别的。只要是紫砂矿,埋藏于地下的时间都在数亿年以上,都是“原来”的。所谓“原矿”的说法,主要强调泥料未经过拼配,是纯料。
紫砂矿制成紫砂泥需经过陈腐,陈腐期的长短造成了“新”与“老”的区别。
陈腐期长的泥俗称“老泥”,制坯时可塑性相对高,烧成后色泽相对温润,短期泡养即光润古雅;陈腐期短的泥俗称“新泥”,制坯时可塑性相对低,烧成后色泽相对涩滞,长期泡养亦干涩沉闷。
泥料的陈腐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越久越好,但陈腐期太长的泥,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
所谓“老块”,是指“砂性重”的矿料,其石英颗粒多,成泥后用于制壶,成型难、烧结温度高。
紫砂泥料是如何陈腐的?
紫砂泥料为什么要陈腐?
陈腐亦称“陈化”,俗称“睏料”、“睏泥”,古称“养土”。陈腐并不是单纯的“长时间放置”,把湿泥块放入不透日光、不通空气的窖窑或陶缸內,还要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利于腐植酸的生成和发挥。
陈腐时间大多需12个月才能成为水分均匀分布、有机质充分分解、可塑性增强、成型不易开裂的“腐泥”,俗称“生泥”。
紫砂“生泥”是如何变成“熟泥”的?
专司制坯的“作坊”,从“磨户”处购得的泥料只是陈腐发酵了的“生泥”。“生泥”还得由坯手自己在泥凳上,加入以前制坯剩余的“熟泥头”后,在多遍锤炼,才能成为可供制坯的达到理想可塑性和均匀度的“熟泥”。生、熟比为7比3,锤炼15遍左右,刀划开的泥断面发亮即可。熟泥需隔日使用。
什么是“调砂”?
将泥料晒干后再加工成一定数目未经窑烧的粉叫做“生砂”。
将泥料足火烧结后再加工成一定目数的粉叫“熟砂”;欠火窑烧成后再加工成一定目数的粉叫“半熟砂”。
有的制壶者说自己的制品是采用了“原矿老泥”。准确地说,紫砂矿是没有“原来”和“后来”区别的。只要是紫砂矿,埋藏于地下的时间都在数亿年以上,都是“原来”的。所谓“原矿”的说法,主要强调泥料未经过拼配,是纯料。
是调“生砂”还是调“熟砂”,与泥性有关。例如团泥,其泥性像石灰岩,若是用团泥生砂调砂,窑烧后极易爆砂。所以,在团泥中可以调进紫泥生砂;而将团泥砂调入其他泥料中,就得用团泥熟砂了。
什么是“铺砂”?
当紫砂壶坯体已成型、尚有一定湿度时,把研磨好的,生或熟的、不同泥色的紫砂颗粒,或铺、或点(嵌)、或撒,施于湿坯表面,再借助工具将这些颗粒压进坯体表层,称作“铺砂”。
铺砂,仅作用于壶表上的一层、一片、一点,主要起点缀装饰作用,使烧成器表的砂点和胎质色调形成鲜明对比,并不增加坯体强度、改变收缩率及减少变形、提高成品率。
用于铺砂的紫砂料,质性一般要高于或等于坯体用泥的质性。若质性较软,会造成制作时“拖尾”及烧成后因收缩较大而与胎质不相融。
什么是“抽砂”?
如果某种紫砂泥中的石英含量高,那么它的烧结温度就高,会抬高烧制成本;它的砂性也重,制坯时不易成型,干燥时容易开裂。
为了用含砂少的紫砂泥做出含砂多的效果,制泥人摸索出了“抽砂”工艺,例如:在加工好的40-80目粉料中,抽离出部分60-80目的颗粒,使剩余的60-80目颗粒,在总量上相对减少,烧成后粗料与细料对比明显,就会形成新的质感。
什么是“掺砂”?
在用捶泥木榔头捶炼成块紫砂泥料时,一层层掺入40-60目的天然细砂生料,一层层捶炼,直至掺匀为止,称“掺砂”,大多采用本色砂。俗称的“梨皮砂”、“桂花砂”,即是掺杂黄色砂粒的紫泥料,烧成后表面近似梨皮。
壶内为何有一丝一丝的线条?
经常能在紫砂壶内的底部,见到一种由中心向四周呈发散状,如太阳光芒线的泥痕,称之为“太阳线”。
常见的模具壶,一般都是以“外模内挡”的成型方式为主,“挡”成后,壶的内壁表面会因受力不均而出现凹凸不平,为使内表面光滑平整,工手们必定会使用工具去进行整理,此操作常被称为“推墙刮底”,使用的多为竹制工具,竹片在泥片表面划过,最终形成了“太阳线”。
什么是“推墙刮底”?
"推墙刮底"是从大彬时代延续至今的。刮底的目的,是为了刮掉壶底的接片残留的脂泥痕迹和接片的不平整,也有一些是为了装饰,或刮掉内壶壁上不均匀的收缩纹,但刮底往往是不可能刮的很干净,更不能刮的太深,否则用力过度会将身筒顶的变形。所以刮底一般只要能够达到效果就好。
推墙刮底
若愿与我成为朋友,可加私人 微信: zisha113在朋友圈分享我的紫砂生活,以及紫砂知识,偶尔也会分享好壶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