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们推送的第 502期资讯。新朋友加关注吧,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文章推送
明代是紫砂正式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的时期,尤其在嘉靖至万历年间,紫砂从日用品陶器中独立出来,讲究规正精巧,名家名壶深受文人仕宦的赏识,入宫廷、出海外,奠定了宜兴作为紫砂之都的基础。紫砂陶品种繁多,紫砂茶壶尤以其独有的实用性与艺术鉴赏性相统一的特性,成为传世精品。
(1)早期的紫砂壶是供煮水之用,做工粗糙,变化很少,形制仅有高颈、矮颈、提梁和六方长颈等,1966年,在南京市郊江宁县马家山油坊桥挖掘的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曾土一件紫砂提梁壶,从它的形制与装饰纹样推测,它被用作案几陈设品的可能性极大。这时的紫砂壶、把、嘴、身采用铆接法,与明中叶后流行泡茶用的紫砂壶差别较大。
1,元末明初-粗砂执壶
2,明-紫砂提梁壶
(南京嘉靖十二年墓出土)
3,明-嵌盖大圆提壶
4,明-筒形壶
5,明-缺盖大壶(高17厘米)
6,明-桶形提梁大壶-镇江博物馆藏
7,明-缺盖大圆壶-镇江博物馆藏
(2)据明朝周高起的《阳羡茗壶系创始》: 金沙寺僧“抟其细土,加以澄练,捏筑为胎,规而圆之,刳使中空,踵傅口、柄、盖、的,附陶穴烧成,人遂传用。”金沙寺僧的确切年代,已经难以查考,据推测大概在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年间。其后在明正德-嘉靖年间(1506-1566),有 供春制壶,其所制紫砂茶具,新颖精巧,温雅天然,质薄而坚,负有盛名。他也是第一位有文献记载的壶艺大师。金沙寺和供春所生活的明代弘治、正德年间(公元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初),由此也被看作为宜兴紫砂产品真正形成工艺体系的时间。
8,明-供春树瘿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9,明-供春款六瓣圆囊紫砂壶(“大明正德八年供春”款,中国香港茶具馆藏)
(3)在嘉靖到隆庆年间(公元1522-1572年),继供春而起的紫砂名艺人有 董翰、赵梁、时朋和 元畅四人,并称为“名壶四大家”。其中董翰以制作菱花式壶最著称,赵梁所制壶多为提梁壶。这些名家均以造型的艺术化取胜。嘉靖后,出现了一大批制壶名家。创作出了多款壶型,流传至今。由于迎合了当时士人浅尝低吟、自斟自饮的茶风,紫砂陶壶逐渐被精于茶理的文人所关注和喜爱,众多文人雅士参与设计制作,赋予紫砂壶以文人艺术品的特质。紫砂壶艺术已具备高度的艺术品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也促使紫砂壶的造型趋向小型化,如南京嘉靖十二年墓中所出紫砂提梁壶的容量就只有450毫升,较之宋代窑址所出的容量达2000毫升的大壶,只及四分之一。所以,紫砂壶体的小型精巧化是当时总的趋势。
10,明-时鹏款水仙花六瓣方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4)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继起的名家有时大彬、李仲芳和徐友泉师徒三人,他们的壶艺都很高超,在当时就有“壶家妙手称三大”之誉。以时大彬为代表,所制茗壶,千态万状,信手拈出,巧夺天工,世称“时壶”、“大彬壶”,为后代之楷模。揣摩大彬壶及明代民间的传器,可以看到时大彬对紫砂壶制作方法进行了极大的改进。最大的改进是用泥条镶接拍打凭空成型。紫砂艺术发展到此阶段,遂真正形成宜兴陶瓷业中独树一帜的技术体系。这其中也有着时大彬以前的父辈们(包括时鹏、董翰、赵梁、元畅四大家在内)的共同实践经验,但时大彬是集大成者,经他的总结力行,成功地创制了紫砂常规上的专门基础技法。
11, 明-时大彬仿供春龙带壶
(“大彬仿供春式”款)-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12,明-时大彬款莲瓣僧帽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13,明-时大彬制特大高执壶
(高27厘米,铭文:江上清风,山中明月)-故宫博物院藏
14,明-李仲芳款壶 -有竖刻楷书“荆溪李仲芳”名款,阴隶书“天启丁卯年”铭文,壶盖内竖排阴刻楷书“鸿记”名款。国家一级文物。
15,明-徐友泉仿古盉形三足壶
16,明-徐友泉制仿古壶(“万历丙辰秋七月,友泉”款)-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万历时名工还有欧正春、邵文金、邵文银、蒋佰夸、陈用卿、陈文卿、闵鲁生、陈光甫、邵盖、邵二荪、周俊溪、陈仲美、沈君用、陈君、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承云从、陈君盛、陈辰、徐令音、沈子澈、陈子畦、徐次京、惠孟臣、葭轩和郑子候等。可以说是名工辈出,各有绝技。
艺人陈仲美将瓷雕技术融入陶艺,是宜兴历史上风格多样、制壶最多的三位名家之一,所制花货令人耳目一新。他最早将款和印章并施于壶底,开创了壶史先例。
陈用卿则第一次将铭文刻于壶身,且用行书取代楷书,增加了作品的文气。在这之前,紫砂壶上都不刻任何铭文,即使制壶艺人的名款,亦偶尔以楷书刻在壶底。
李茂林首创匣钵套装壶入窑,烧成后壶色光润,无裸胎露烧所产生的瑕疵。这一烧制方法沿传至今。
17,明-陈仲美 横云壶
18,明-陈仲美一束竹柴圆壶
19,明-陈用卿 包袱壶
20,明-陈用卿制紫砂壶
21,明-李茂林菊花八瓣壶
22,明-李茂林款菊花八瓣壶-香港茶具文物馆藏
(5)天启、崇祯年间(公元1621-1644年)著名的紫砂艺人有陈俊卿、周季山、陈和之、陈挺生、惠孟臣和沈子澈等。
其中以惠孟臣的壶艺最精,为时大彬以后的一大高手,他所制作的茗壶,形体浑朴精妙,铭刻和笔法极似唐代大书法家褚遂良,在我国南方声誉很大。在清初雍正元年(公元1733年)即有人仿制“孟臣壶”,其后仿者更多。署款铭刻开始盛行,出现了代镌铭款的文人刻家。
23,明-惠孟臣-秋水壶
24,明-惠孟臣制六方小壶
内容选自《壶语》。网络编辑:汲古。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2016年紫砂日历》,每一天让你读懂一件紫砂艺术品。点击阅读原文,增加更多了解。
▼
如果你支持他,喜欢他的作品
请转发让更多人看到
江苏高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对艺术家来说,市场定位、宣传推介、有效传播,都能为个人乃至行业带来正能量。对不同读者来说,选择一把适合自己的紫砂壶,从远至近地接触到茶道、壶道,欣赏臻品之美,乃至寻觅、发现一把可传家的好壶,都是说不出的幸福。
我们愿意陪大家走一段。
联 系 我
主编私人微信:gxwh1979。
商业合作电话:18915365363
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阅读
加载中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